後現代建築理論中--解構主義建築初探

研究生:黃鈺雯   指導教授:楊裕富

 

一、             前言

 

解構主義是從「結構主義」(Constructionism)中演化出來的,是對結構主義的破壞和分解,1967年法國哲學家德希德,不滿西方幾千年來綿延至今的哲學思想,對自柏拉圖以來的西方形而上學傳統發起挑戰,尋求打破既有的單元化秩序,所提出來的觀念。

解構主義建築則是80年代晚期開始的後現代建築的發展。它成為80年代一種短暫即逝的建築現象,也是20世紀後半葉最具原創性的建築概念,做為20世紀後期西方哲學的先鋒,在全球範圍內對當代社會造成廣泛的衝擊。

本文將初探解構主義形成的源起和內涵,並針對解構主義建築作品做概念的分析和探討。

二、             文獻回顧

  1. 後現代建築理論

1.1源起:

現代建築興起是以『反抗』現代建築運動起家,概念既反對現代主義又繼承現代主義的一種概念,這個概念認為要從深刻反省「現代性」中找出迎接第三波革命的生存之道。

1.2意涵:

A.後現代建築理論主要繼承現代建築對機械生產、新科技運用的主張。

B.後現代建築改變現代建築裡「大量生產」、「一號表情」的主張。

C.後現代建築增添現代建築裡沒有的「歷史記憶」、「文化符碼」的主張。

1.3派別

楊裕富教授在《創意將作:建築與室內設計》一書中所述,後現代建築的派別如下:A.高科技感派B.高科技術派C.工業原型派D.風土主義E.歷史主義F.直接復古派G.反諷用典派H.語意派與寓言派I.語法派與後現代空間派J.涵構主義K.解構主義L.假環境保護派

  1. 解構主義

2.1源起

解構主義(desonstruction)是從結構主義(constructionsm)中演變出來。主要是對於結構主義的「破壞」和「分解」和對於「正統原則」與「正統標準」的否定與批判,所謂的正統原則和標準是指現代主義、國際主義的標準和原則。

1967年:。此年解構主義鼻祖德希達出版了其關鍵性的三本書:「口語與現象」、「論文字學」、「書寫與差異」,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德希達在這些作品中毫不留情地批判「現象學」(phenomenology)與「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為「解構主義」締造了理論基礎。

1988年:強森(Philip Johnson)在一項展覽中提出解構一詞,暗示瞭解構主義和1920年代俄羅斯構成主義具有相當關聯。是1990年代一種短暫即逝的建築現象,也是20世紀後半葉最具原創性的建築概念。

2.2意涵

A.解構理論主要與某種閱讀方式聯繫一起:

解構針對的是本文,其內涵、步驟、方法和獨特性都在本文閱讀中體現出來。閱讀並不會「原文」褒揚也不貶低,而是對它進行重寫,且本文內容採開放,不是固定和封閉的,這一方式使解構理論與傳統理論有了明顯不同。

B.解構理論是對傳統的「非此即彼」的二級邏輯的超越:

解構理論並非具有破壞性,它事實上是承認傳統,但要按照一種新的邏輯來重新組織,也就是說,它主要是把傳統的二元對立之間的筆直界線鬆動,讓其錯位或或傾斜,於是避免了兩極之間的正面衝突。

C.強調哲學與文學間界限的消失:

解構理論是一種閱讀方式,一種本文理論。解構對象間沒有本質的不同,解構批評針對的只有本文。在解構理論中哲學和文學可以相互嫁接,可以用哲學說明文學,也可以用文學說明哲學,代表傳統哲學已經終結,亦可說被超越了。

D.概念的獨特性:

解構理論在具體的本文閱讀中表現出來,並不像傳統閱讀按部就班,而是力圖標新立異,找到某種突破並在概念使用中呈現出來。

2.3特色

A.建築設計作品本身能夠提供一種解構的觀點。

B.建築設計作品能夠提供視覺震撼,讓觀眾對特定議題產生省思。

C.建築設計作品,能讓觀眾、使用者有參與創作對話、參與詮釋、參與特定議題的感受。

2.4代表建築師及其作品

A.楚米(Bermard    Tschumi): 1983年,巴黎,拉維萊特公園

B.藍天組(Coop Himmelblau):2010,德國,Pavilion 21 臨時表演空間

C.模弗西斯(Morphosis):1996,美國,佈雷德斯住宅

D.蓋瑞(Frank O.Gehry):1989,巴賽爾,維特拉設計博物館

E.李柏斯金(Daniel Libeskind):2001,柏林,德國猶太博物館

 

三、             案例介紹

 

1. 拉維萊特公園

1.1基本資料:

建築師楚米(Bermard    Tschumi)於1983在巴黎建造的拉維萊特公園。

1-2設計概念:

A.採用非傳統方式規劃,並沒有蓋聚大的公共設施建築,反而將所有需求分散到許多小方塊中,並將公園分成縱橫交錯的格子系統,小方塊建築就設置在交叉點上,他把這些建築稱為「小亭子」(folie)。(如:圖一、圖二、圖三)

B.小亭子建築全部塗以鮮紅色,並以一種類似「不對稱平衡」的型態呈現。每個小亭子有不同的功能與造型如:醫務站、咖啡廳、速食店、詢問處、廁所、無線電音樂台。

C.不同零碎建築滿足公園所有需求與措施,企圖以一種破碎不完整的面貌去挑戰完整、系統化的建築傳統,成為解構主義作品的代表作品之一。

 圖一:概念圖 

圖1.jpg  

 

圖2.jpg  

圖二:概念圖

圖3.jpg

 圖三:概念圖 

 

 

圖4.jpg  

圖四:現況照片

 

圖5.jpg  圖6.jpg

 

圖五、六:現況照片

 

 

2.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

 

2-1基本資料

建築師蓋瑞(Frank O.Gehry)於1991受邀請在西班牙港口城市畢爾包設計古根漢博物館,六年後完工。

2-2設計概念

A.進行草圖設計時,蓋瑞想像著16世紀西班牙航海的圖片,當帆張滿時,再轉動方向的一剎那,此時建築像一個盤根錯節的大樹根,折疊扭曲著陡然上升,蓋瑞自己也無法準確描述的情景就是他最初的建築造型。

B.外部材料主要是西班牙石灰石,像雕塑的建築物外部被鈦金屬薄板覆蓋著,成為一群不規則的雙曲面體量組合。

C.臨水北側為橫向不一的三層展示廳,以呼應河水波動。巧妙將建築外皮處理成各方向彎曲的曲面,可隨著陽光照射角度變化,產生不斷變動的光影效果。

D.博物館入口處中庭設計,蓋瑞將其稱為「將帽子拋向空中的歡呼聲」,它的規模和尺度是史無前例的,並高於河面50公尺。

 

圖7.jpg  

 圖七:現況照片

圖8.jpg

圖八:現況照片

圖9.jpg

圖九:現況照片

圖10.jpg

圖十:現況照片

圖11.jpg

圖十一:現況照片

圖12.jpg

圖十二:現況照片

 

3. 德國猶太博物館

3-1基本資料:

建築師李柏斯金(Daniel Libeskind)於2001在柏林所蓋的德國猶太博物館,主要以德國猶太人兩千年來的歷史文物與生活紀錄為主要展出。

3-2設計概念

A. 李伯斯金將猶太人在柏林所受的痛苦、曲折, 表現於以六角的大衛之星切割後、解構後再重組的結果, 展現在建築上, 使建築形體呈現極度扭曲而捲伏的線條。

B. 在建築物立面的紋理上, 散佈著各式長度、方向、不等的、混亂的線條, 切割出一道道傷痕的切口, 若從建築內部望向都市, 特殊的框景經驗,將重新觀察、審視、組構新的柏林,賦予柏林新的定義與解釋。

C.將「空隙」的概念運用於新舊兩館,地下化連接的處理方式, 並在此處以空隙回應新與舊、柏林與猶太兩者辯證的關係。

圖13.jpg

圖十三:現況照片

圖14.jpg

圖十四:現況照片

圖15.jpg

圖十五:現況照片

圖16.jpg

圖十六:現況照片

圖17.jpg

圖十七:現況照片

圖18.jpg

圖十八:現況照片

 

四、             結論

解構主義最主要的特色為「混亂的完美」,在預期中的意外破碎。就如同本文中楚米(Bermard Tschumi)的作品中,做出看起來像一個孩子氣巨人用建築塊堆出的奇怪排列,「形隨機能」在這便成為「形隨幻想」。解構建築是一種形像特徵散亂並帶著殘缺且突變的一種風格。李柏斯金(Daniel Libeskind)所蓋的德國猶太博物館從外觀的殘破和裂痕,帶給我們一種視覺上的震撼,並可從中感受到其痛苦、曲折的情感,令觀眾產生對此議題的省思。

 

五、             參考文獻

  1. 楊裕富,1997,〈設計、藝術史學與理論〉。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2. 楊裕富,2004,〈創意將作〉。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3. 楊大春,1994,〈解構理論〉。臺北:揚智文化
  4. 李清志,2005,〈建築異形〉。臺北:大塊文化
  5. 克裏斯多夫.哈克,2007,〈建築小史〉。臺北市:三言社
  6. 夏紓,2007,〈7個美好年代.50位偉大建築師〉。臺北市:高談文化

10.http://bbs.ccabbs.com/post/view?bid=5&id=23945&sty=1&tpg=2&age=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ar731011 的頭像
    bear731011

    YU WEN

    bear731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