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建築/夏鑄九

                 導讀範圍:第一到第四章

                                               雲林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所g977315黃鈺雯

第一章:總導言

一、研究的問題

二、建築研究與建築理論

第二章 城市形式與程式設計理論的認識批判:開文•林區及其知識上的同道*

一、導言

二、空間形式

三、形式與脈絡組織之關係

四、應用層次

五、認識論的批判

第三章英美傳統中的環境唯心論與社會工程學的認識論批判:環境—行為研究*

一、導言

二、空間形式

三、形式與脈絡組織之關係

四、應用的層次

五、認識論的批判

(二)環境—行為研究應用於規劃與設計的脫漏

第四章模式語言及非正式營造系統的認識批判論:亞歷山大及其同志

一、導言

二、空間形式

三、形式與脈絡組織之關係

四、應用層次

五、認識論的批判

 

 

 

 

第一章:總導言

一、研究的問題

()研究的時勢

1.社會與理論時勢—尋求空間之文化形式的新研究途徑

60年代:環境心理學與社會學家試圖將社會應用於環境設計領域,但努力卻為成功將社會性課題帶入實踐、營造

活動,連結上規劃與設計活動核心。

70年代起:都市社會學中的新範型提出一種批判性、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它替代了芝加哥學派的都市社會學。批

判都市社會理論針對空間轉化的結構邏輯。

•本研究試圖將政治經濟學研究方法擴展至社會文化層次,針對”空間產物”的文化包裝”提出理論架構,並尋求將

空間視為特定社會、歷史情境產物之角度來解釋空間本身。換言之,營造形式之社會生產的理論要被進一步地建構

起來。

2.空間與空間意式的連結—意識形態的中介斡旋過程

•空間與空間意識之間,再認識論層次上有一辯證關係:a.空間如何被理論化b.空間如何被覺知。

•空間社會理論需要能充分掌握感覺的結構,它貫穿生產過程,以及由此獲致了解的過程。簡單來說,社會理論需

掌握意識形態的中介斡旋過程。

3.營造實踐為一種社會實踐

1960年代開始,一些規範性與程序性的設計論在設計領域內比較成熟地浮現出來。

•此書試圖將地方感視為空間的意識,並將前述諸人的努力納入一更寬廣的社會、經濟與政治脈絡組織中重新思考。

4.歷史批判

•歷史角度要求我們通過社會歷史變遷過程來考量空間

•空間若被視為一種歷史地建構起來的社會關係,然而對風格或美感經驗的理論分析也需被歷史化,這是歷史與批

評領域中戰鬥的知識基礎。

()預期結果

此書期望在以下三個層次中獲得初步的知識性結果:

1.解秘:試圖提供解構之道。

2.解釋與轉化:解釋營造、設計與規劃過程中意識形態的中介與斡旋。

3.批判的傳統:此書方法論上不僅受獲於批判的都市社會學,而是承批判的文化研究、文學批評、藝術史與建築

史的滋養。

()研究的問題

總括一句話:如何一舉分析形式與社會,這也是說,期能掌握正文與其上下文為一整體。本書試圖以一種認識論的

工作來反映這個問題。

()分析過程

理論發展過程主要關心認識論實踐的過程,並將其設計分為三個階段:

1.理論研究途徑之類型2.認識論批判的分析結構3.認識論的重建。

•本書目標不在於處理建築不同思想,而是在於它們如何應付空間形式的社會變動。

•理論研究途徑之類型:a.開文•林區及其知識上之同道b.環境—行為研究c

•克里斯多夫•亞歷山大及其合作者d.曼菲德•塔夫利與威尼斯學派e.賀龍•巴赫德f.阿圖賽學派

認識論批判的分析性結構:

•第一點為每一理論傳統之歷史形成過程與脈絡組織的摘要說明坐為導言

•第二點為每一理論傳統做為一種歷史實體的論述形式,包括以下兩部份:

(1)理論研究途徑涉及空間形式的部分所說明的是什麼?

a.主體-客體關係(使用與經驗) b.價值-形式關係

(2)理論研究途徑論及形式與脈絡組之間關係的說法是什麼?

a.文化脈絡組織-形式關係 b.社會關係-形式關係

(3).認識論的重建

•本書不是由定義開始而是由實踐開始,並經由認識論的爭論,辯證的結論就是定義。概念是知識生產過程的產出

物而非工具。所以理論的建構或理論的對象或社會學的想像都會在認識論批判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

二、建築研究與建築理論

()建築學?

•”我們生活的地方有問題”為一般人日常生活的經驗;建築專業者則往往會關心"建築問題",而很自然的”建築問

題”就需要"建築研究"來處理。而最後研究成果就對"建築時物"有幫助,解決了或是改善了”建築問題”,或者是

又製造出某些新的”建築問題”。

•”建築問題”到底是什麼?”建築研究”的問題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是說,研究者是怎樣問問題的?這幾乎是研

究方法論的基石。研究經常為一組概念所建構,概念與問問題的方式密切連結,成為知識構成的基本架構。

•建築學是什麼?什麼是建築的學問或知識呢?到底有沒有建築學?它是如何被理論建構起來的?

()建築理論

•”建築理論”不管它用什麼形式存在,只要建築理論存在,就存在著”建築”來做為理論的對象。回到根本的問題

,”建築到底是什麼”,”它是如何被建構的”。建築理論指建築源自不同知識傳統的不同理論嘗試用不同角度定

義建築。

•”建築"依不同年代,賦予其不同的觀念,以下大略列出幾點:

1.所代表的觀念是近代由歐洲經日本傳入。

2.中國歷史脈絡而言,沒有”建築”一詞,而是稱為”營造”。

3.工業社會以前的西歐社會,稱建築為”工匠營造”。

4.十五世紀文藝復興佛羅倫斯的人文主義者阿伯提的建築十書中,將建築視為”營造之藝術”。

5.十八世紀西歐哲學家,進一步將建築與繪畫、雕塑、詩與音樂一般刻意分類為美術之一支,並以審美價值來區分”

建築”與”營造”,強調好的建築物要合乎”美”,才能算是”建築”。

6.十九世紀英國評論家福格森,認為建築就是工程加上裝飾。

7.到了世紀初法國建築師柯比意宣稱:"工程師為經濟的規律與數學計算所指引,按照宇宙的規律安置萬物,因而獲

致和諧。建築師,則經由形式的安排而獲致一種由精神上的純粹創作所獲得的秩序…吾人因而經驗到美”

以上觀點對”建築”界定雖然有分歧,然而大體上仍是主流建築論述的組成部份,其分歧正是說明了工業社會分工

過程中,在專業界定上的論述分歧。

•主流建築論述大體上都籠統地將建築界定為營造的藝術與科學。

•建築的感覺、評價、認識或信念的模式往往與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權力解構,以及要維持這體系的運轉下有密

切關係。

()多範型抗爭的局面

•”建築”到底是什麼?如何能一較寬廣的社會歷史脈絡中看待建築,事實上以不是一純粹概念的問題,而是關乎設

計,關乎具體實踐的問題,它關乎在當前資本主義社會中日常的生活。

•假如我們暫時放開專業分工任務下的狹義界定,建築主要關心的是空間文化形式;廣義界定,建築應當包括了相關

專業。我們可以確定目前建築論述的理論領域正處於一個多範型抗爭局面。對理論探索而言,這局面是百花齊放的

戰國時代。然而,連繫現實的分析,這確是當前資本主義社會中建築論述中理論的精神分裂狀態。

()台灣的現實

1.我們需具備理論診斷的能力與專業實務的技能

2.我們需要理論的訓練來因應新的改變,尋找新的工具。

3.我們也需要特殊技能來將理論分析的內容轉譯為改造空間的行動與策略。

4.理論與實踐,學術理論與專業技能之間,全球性的依般知是與台灣的特定經驗之間,需求取平衡。

台灣需要的是複雜微妙且多面向的動態關係與更開放的理論架構來考慮理論與實踐的關係,而並非耗竭心力去重建

一個替代性的理論模型。

第二章 城市形式與程式設計理論的認識批判:開文•林區及其知識上的同道*

一、導言

(1)開文•林區

•生於芝加哥(1918)的愛爾蘭裔美國人

•建立了林區式都市形式研究—對都市型是與人類目標之間關係的一種有系統思考—的一生事業。

•針對都市形式所發展的哲學角度可以當作在一特定歷史時勢中之環境論述的一種典範,分成兩個層次來探討:

1.實質規劃與設計取向的專業實踐方向與技能:

林區把環境規劃與設計當做塑造與經營一般人日常生活的時間與空間環境的一種方式。

2.人文主義之環境論述的一種典型

•林區式論述中哲學角度與人文主義的意識形態是歷史所決定的論述。

•林區式論述透過其知識論的中介,在大學於研究機構中生產再生產,關係著社會力量之變動,分以下兩點闡釋:

A.城市蔓延、都市更新、都市間之高速公路系統的歷史脈絡是第二次世界之後美國福利資本主義的結果:

林區面對城市知覺形式的課題,提出城市意象的觀點。另一方面,可說事前論述地決定了的人文主義價值與利益要

求林區關注人們如何看待城市。

B.到了O年代末與七O年代,在社會騷動與社區抗議的脈絡中,林區之人文主義立場就更積極地整合在他對城市

形式的視野之中:林區致力鼓吹這樣的觀點:時間意象、區域的感覺品質、保存的意識形態、社區參與、多元價值

與局部漸增的、分散的決策過程等。這要求一種更細緻的,社會—人文的,與行為—心理的方式經理城市,建構更

細緻微妙的城市形式準則。

•本書作者試著針對林區對城市型式的角度,提出批評性的回顧,它包括形式本身,形式與脈絡組織的關係,應

用的可能性等方面。

二、空間形式

•林區將空間形式的定義做了進一步的探究:空間形式不在限於實質的事物。

•它是人類實踐的空間安排,人、財貨與資訊空間流動的結果,以及與這些實踐有關的,表示了某種意義的,修飾

空間的實質容貌。

()主體與客體之關係

•基於早期對城市意象研究,林區詳盡說明地方感覺經驗展現向度的架構:

自明性:地方感與時機感

空間結構:空間取向與序列,時間的取向等等。

符合性:環境結構與非空間結構的配合,是有意義環境的知覺的基礎。

明白性:能直接知覺到不同技術功能,活動和社會與自然過程操作的程度。

可辨認性:居民能經由像徵的實質容貌彼此能正確溝通的程度,像徵意義的結構。

意味與透露:最深層的可辨認性,意義展露的創造性,經由居民創造自己的世界,鼓勵新意義的建構。

()形式與價值之關係

•空間形式是一種被賦予價值的形式。

•瞭解價值與空間兩者的連接是關鍵的,就像為何人們生產形式,以及它們如何感覺到形式。

•環境意義觀點來分析形式與價值間關係課題,超越審美評估傳統觀點。

•愛波亞:試圖解釋實質環境如何中介和斡旋於主體與客體之間像徵互動的過程中;試圖闡明知覺環境與世界之間

的關係。在愛坡亞和林區逝世後,都未能完成他們對空間形式像徵意義的研究。

三、形式與脈絡組織之關係

()形式與文化脈絡組織

•林區提出兩個方法來整合地御性為空間的獨特個性:

1.對”感覺的外部地景”提共空間與行為的分析。

2對”心靈的內部地景”提供意象的調查。

•林區假設”某種形式的關注是超越特殊的文化,然而對這些關注的解決辦法確是特殊的。也就是說林區建議一些

共通的"動作展現向度",針對不同的文化提供特殊的解答。

()形式與社會關係

林區認為:

1.城市規畫要加強對不同使用團體有反應。

2.強調”溫暖的”對話—他稱為環境分析與行動策略方面的"地方諮詢"

3.人道主義的價值,林區試圖保存地方歷史•表線環境的地方訊息。

4.被選定的使用者團體,”由使用或習慣的地區來界定,或由階級、年齡、性別、種族、或他們關乎環境的角色來

決定。

5.設計者應扮演鼓吹者、中介斡旋者與催化者的角色,而不是權威。

四、應用層次

()城市設計

•林區發展出規範性理論,不僅提供了實踐過程,為了溝通,並開啟了價值判斷的黑箱。

•林區認識到地方居民之價值與經驗才是專業實踐的根本,轉而重新界定了城市設計的領域,也是在70年代美國設

計影響下的社會性設計。

()模型與原型 

1.設計者必須知道原型的容量與能力並有意識地檢視它們的應用情形。

2.必須瞭解其應用所依仗的具體情境。

3.必須能認識到要求發明新原型的問題。

•模型與原型用在規劃執行過程中規定形式”展現”的準則、標準與控制準則。發展以及分析原型可以成為設計與

研究之間的橋樑。最後必須連繫起城市模型與原型和歷史研究。

五、認識論的批判

•林區式關乎城市形式之論述之哲學角度的社會性批判將集中於其中人文主義與經驗主義知識根源方面所造成的方

法論問題。並分三點敘述如下:

()論述中方法論的預設

•林區式論述中對城市形式的哲學角度可說是歷史地、社會地以及制度地建構了的認識論模型,烏托邦的價值觀經常

在林區之知識中被當作是預擬未來空間形式的基礎。

•處理形式與價值的關係時,價值被當作一種文化上既有之喜好,而非追溯其社會與歷史的根源。對於林區這樣的經

驗主義者而言,若能浸浴在眾都市形式之豐盛中,並經得起考驗的理論與知識及自然會浮現,對理論欠缺自覺成為

林區式研究途徑最大內在限制。

•作者認為三十年前的意向調查其量度方面的內部技巧問題已經被社會科學家們加以擴充,同時林區本人也曾有反應

。但這部是本文之重點,重點在這些課題的依部分涉及了認識論的課題—意識形態的分析以及林區式論述的限制—

這正是我們要進一步討論的題材。

()處於一定情境中的環境意象

•林區理論模型從未將意象抽像為意識的一部分,從未將感覺形式看待為一種意識形態的表徵。換言之,意象或象徵

與社會生存的經濟與社會認識現實間的關係必須被處理,以下三點敘述之:

1.由社會實踐來認識意象

•環境意象是一種意識形態的特殊表現,使用者意象或環境象徵的研究,必須考慮空間形成的特殊性與社會實踐的關

係。也就是說,環境意象有其社會實踐的相對自主性。

2.專業論述與方法論的疑旨

•藉由詹明信的邏輯指出林區的盲點:詹明信將意象圖繪製、地圖繪製、地球儀製作的製圖過程當作是社會繪圖與

象徵的表現。他在意象與意識型態間開展了一個新向度與新見解,也是林區從未涉足之地帶。

•林區工作完全受限於其方法論和其專業論述所限—城市形式的疑旨,他沒有新的工具來表示作用著的意識形態。

3.實踐的感覺活動與空間的意義

•林區有別於一般形式主義取向,是經由人體知覺—主體感覺經驗來處理形式。但林區式的論述限制在只停留在記

號旨意的層次上,忽視了延意的層次。因為意義的生產必須關乎形式的生產過程並涉入社會所決定了的內容。

•其方法論上的矛盾正再給予它形式一種自主性的邏輯,這就必定造成一項研究在社會意一方面的武斷性。

•晚期的林區和愛坡亞,它們擬議的環境意義仍然在於解釋主體的環境建構行動,空間是一個靜態的言詞與表徵,

不但未能對社會結構的條件性限制加以分析,看不到歷史性的主體行動所必然存在的充滿衝突的社會過程,也無法

認識到城市是一種偽正文,透露了社會矛盾。

•空間形式的意義所包括的不僅是空間形式的靜態心向表徵,而且是在特定歷史情境中的特殊社會變動過程的表現。

()人文主義價值

•林區以其唯心主義的價值為基礎,追求美好的城市型式。

•人文主義是在社會關懷與林區之專業論述張力間僅有的妥協答案。林區經由訪談的方式建構他的視角:和使用者

與覺知者訪談以及對話。

•林區曾說”是什麼造成了一個好城市”,但相對的我們首先必須接受曼威•柯司特之批評,我們先得清楚—“這樣

的一個城市是為了誰,以及被什麼人生產出來?以及,這樣的一個地方被誰,在何時,以及適合理由,被認為是好

?”這只有經由具體社會歷史分析才能做到。

•林區建構開放性的價值觀於:選擇、熟練、新的刺激、社會接觸、意象與調適等,剛好與6070年代中發展成形

的主流休閒社會中功能論的社會形式主義對工作—休閒二分觀點,在認識論上取得一致的基點。

•林區在第三世界的規劃中,強調城市形式的設計層次,但是忘記在衝突中被過度政治化現實世界中的規畫者的主

要工具。

•總言之,城市形是不是一中心課題,但是是必需的部份。

•林區式論述對城市形式觀點對我們實踐仍然有用,只要納入其更寬廣的社會、政治與歷史脈絡中,去做概念上

的轉換。

第三章英美傳統中的環境唯心論與社會工程學的認識論批判:環境—行為研究*

一、導言

•環境論述中所浮現的一種學科。依不同研究者原先出身的學科有不同名稱的標籤(環境-行為研究、環境與行為、環

境與人、人與環境關係、環境與社會生活研究、社會空間關係、人與環境界面、環境設計研究…等等)研究發展為多

學科傾向(:心理學、社會學..等等) ,亦可界定實質環境與人類行為間互動的研究

()環境與行為的關係

•強調行為“關係”是一種“動態的互換”

早期:假定環境(E)施以直接的因果影響行為(B)之上:B=f(E)的假設à代表實證主義的環境決定論中的刺激(S)

-反應(R)關係

中期:從赫伯.甘斯( 1969 或珍.賈可柏 (1961 開始環境與行為的關係逐漸被接受為一種修飾過了的環境

-行為關係的觀點

目前:修正為“環境可能論” (環境提供了選擇的可能性非決定的因素)

•阿莫士.拉普普:界定為元素與人之間的一系列關係—關係有秩序、有模式與結構、不是事物與人的偶然集合。

•丹尼爾.史托克爾:關心“環境與行為的分子單位和假設”人與環境的最適化“—界定環境最適化的概念為假設

“在理想狀態的人會在人認知與行為的循環周期回饋模型上爭取獲致”最佳環境“來達到目標。

•英美傳統經驗論

—少部分的E-B研究者以歐陸之理性主義模型之研究角度出發,以天賦論或半天賦論觀點決定行為遺傳與生物

因素。—『知識』為經驗之前既定的天賦觀點『環境』應符合自然的人的傾向性

•近期—拒絕環境與行為的雙元對立預設並強調持續與環境互動中的人所建構之世界。

()環境—行為研究的應用

•環境-行為研究:界定為一種基本的研究與應用性的研究

•羅伯.蘇默(1983):認為設計、社會科學的概念與參與性規劃方法,卻是在“社會設計”標題下整合起來。

•主旨包含:

1.由微觀空間行為到自然環境與都市環境的空間行為。

2.環境知覺與認知。

3.環境評估、計劃書與設計準則、參與性設計、規劃與設計中的價值觀…等。

•蘇默(1983)提出關於設計專業和社會科學間的六向主要領域:

1.空間的人類使用2.環境認知3.環境喜好4.使用者需要分析(UNA)5.參與性設計6.用後評估(POE)

•在EDR領域中範疇按以下六條主線組織其發展:

1.地方-人類事件發生的場所。

2.使用者群體-在地方中的人。

3.社會-行為的現象-對環境的生理、心理、行為、社會與文化現象的反應。

4.演化-E關係歷時性演化。

5.理論-理論與概念的發展與檢驗。

6.過程-在環境政策、規劃、設計與教育中應用研究所產生知識之過程。

任務在於“調查、記錄” 和解釋在所有人類經驗的層次上與所有實質環境尺度上這六組向度的關係。

•福利資本主義公共政策的國家干預下產生的兩種對立的實踐理論—

1.技術理性的控制:商品生產與積累的空間基礎。

2.人類關係的經營:在生產與正當性社會、文化與心理考慮。

•擬譯:以“環境人”的概念,來區分“自然人”與“心理人”。

•任務在於“調查、記錄” 和解釋在所有人類經驗的層次上與所有實質環境尺度上這六組向度的關係。

二、空間形式

()主體與客體的關係

•E-B研究中-空間形式為一種知覺單位的知覺形式。

•行為與環境中:主體與客體間有一種“動態的過程”存在。

•阿莫士.拉普普(1977)區別環境知覺、環境認知、環境評價(彼此可以互相作用)。

—環境知覺:描述直接的感覺經驗。

—環境認知:描述人們使用心像圖結構所知覺到環境的方式。

—環境評價:描述人們如何評價他們所知覺到的環境,按其價值觀所採取關乎環境知行動。

•環境認知:

一系列心理上的轉化所組成的過程。心理轉化為一個人對位置的獲取、符碼化、儲藏、回憶資訊—處理“外在表

徵”和“內在表徵”間關係的一種假設建構。

•處裡一個主體如何接收、選擇、組織、感覺、知覺、知道一個對象E-B研究中至少有兩種主要的認識論立場:

1.環境-行為研究的主流認識論模型是經驗主義的:

•環境(客體)當作是獨立於知覺(主體)真實客觀的存在。

•假設刺激(S)與顯然的行為反應(R)之間中介。是中介刺激-反應(S-R)理論與認知行為理論的經驗論

模型。

2.新康德主義模型

•假設已經沒有環境,環境是一種心象的建構。

•環境(客體)的經驗現實只能經由特殊心靈(主體)來主動的建構。

()形式與價值之關係

•何謂價值

1.文化系統的一部份,或是行為規則的一部份。

2.不是群體的結構,也不是生活方式。

3.人們經由社會群集獲致的抽象目標。

•形式-價值關係在環境-行為研究應用層次上成為“用後評估”重要對象。

•阿莫士.拉普普:

1將環境知覺與認知當作價值與環境形式間之心象上的相互關係。

2.認為環境形式價值系統或是不同群體的規則系統。

3.文化與環境之間的連結是意象。

•普普界定的三種特性1.多重管道的溝通。2.意義與行為。3.營造環境線索的情境。

•拉普普建立了一個考量空間的理論架構,由四種互相關聯的元素結構而成;空間組織、時間、意義與溝通傳達。

三、形式與脈絡組織之關係

()形式與文化脈絡組織

1985按奧圖曼和齊默爾,認為文化有四個主要元素: 

1.文化關乎信念和知覺、價值和規範、習俗和社會與群體的行為。

2.文化用來指明群體中以共同方式分享的認知、感覺與行為。

3.文化意謂著這些分享的信念、價值及行為風格能傳遞給他人,幫助由一代至下一代保存共識。

4.現實環境是現實的對象,它能劃分為自然環境與營造環境。

•奧圖曼和齊默爾的概念模型擬議為:

文化-環境關係一般性陳述與相關變數架構。提供一種去觀察網絡的方式並非是變數之間確切關係的精確陳述。

()形式與社會關係

1985摩爾、都鐸與豪威爾提出,描述E-B研究概念組織的新架構,架構由四個元素組成:

1.範疇的觀點-藉由地方、使用群體、社會-行為現象、時間四個角度了解。

2.理論的角色-理論機制命題連整四個向度:人、地方、行為與時間。

3.關於“過程”-環境政策的規劃、設計、評估以及研究四個螺旋型的模型。

4.關於“脈絡組織”-涉及急迫的環境問題以及改變中的社會、經濟與政治氣候的脈絡組織。

 

四、應用的層次

•將應用分成三種層次:

1.環境的計畫書制作—目標的表明和設計過程中不同使用者準則的辨別—看成設計過程的開始,是能夠分析與再

界定基本的關係與制度的形式以導致新的空間解決方案的最關鍵的階段。

2.用後評估

•界定為改善未來的環境品質而度量計畫書之成效是否與原來目標相符的程序。

•傾向針對場所,描述其性質,而非操縱與應用取向。

•用後評估目標的三個向度:對結果有意地一般化、焦點的深度、應用時機。

•用後評估的三個向度的三項方法論意涵:

A..在時間與場所上,可一般化的評估必須廣泛地取樣。

B.有系統的評估應考慮組織的課題、多種方法的技巧和設計的過程。

C.評估是有意再直接應用,涉及組織的成員研究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要,以及界定很好的表達。

3.設計準則

•按照用後評估直接的應用要求,要求以有效的方式來組織以及呈現研究成果。

•有三點主要特性:

A.使用者準則

設計準則來自用後之評估,採設計者取向的,連結著使用者需要、喜好與意象

B.環境模式

一再重複以及給予地域性基本特性,深植在地域性質中的原型。

C.有目的和計畫的價值觀

為了對未來空間形式之經理與在更複雜的決策過程中對空間品質做有效掌握,已過程為取向之設計準則是值得注

意與進步發展的。

•設計準則是空間文化形式的語彙,亦是可多重閱讀的空間象徵。

五、認識論的批判

•環境-行為研究一開文•林區的哲學角度是過去二十年中環境論述主流之一。

•兩者在相似的論述構造上由兩方面分享共同得觀點:前者為社會科學,後者為專業代表。

•大部分的環境-行為研究價值取向都委諸人文主義的價值。就其論述的、後設理論層次分析: 環境-行為如何形

成他們的問題。

•關乎期理論時勢的首要課題所在。

•往往將其研究問題建構於人與環境交流的模型之上。

()環境論述意識形態架構中的環境—行為疑旨

1.環境—行為研究如何形成它們的問題?

2.環境-行為研究的“研究對象”與操作過程的“方法論假設”是什麼?

•經由可觀察到的研究對象自己報告出來的互動的方式所產生分析性基本單元。

•操作主義的研究方法以所謂的五原則處理研究過程:化約的與操作的定義、資料的複製可能性、價值中立客觀性、

研究對象的可量化性和可觀察性。

3.環境-行為研究知識的社會脈絡與認知的利害關係是什麼?

•環境-行為研究產生於經驗分析的行為科學之認識論和凱恩斯模型的工業資本主義的脈絡中成長。

•實體知識的問題:

1.空間的政治經濟性質2.認識主體的建構活動

(二)環境—行為研究應用於規劃與設計的脫漏

•以下試圖去檢視環境行為研究應用於規劃與設計時主要欠缺部份及扭曲。

1.除了少數作品,大部份的環境—行為研究都忽視了營造環境的形式課題,即,美學的課題。

2.即使當環境—行為研究並未有意地忽視形式的課題,它們卻是關心由使用的價值或認知來評價形式,即,消費者

對形式的消費。

3.環境—行為研究忽視空間的政治經濟性質,結果它們難在政策規畫中應用。

•最後在環境--行為研究的另一個側面—環境論述的轉化過程告訴我們環境—行為研究之外其他的選擇。是實證

論者與現象學者之間展開激烈辯證原因。

 

第四章模式語言及非正式營造系統的認識批判論:亞歷山大及其同志

一、導言

•審視社會上的一般性意識形態轉疑對亞歷山大的特殊涵義:在1964-65年左右思想上根本的轉移,以及1977-78

年左右進行的一種特殊的建築哲學上的發展。

()1964-65年之前的分析理性傾向

1930福利國家是社會與政治危機後的主要回應之一。巨大資本主義成長中,看到一種技術意識形態浮現,這種

技術官僚的意識形態認為整個世界已經變為一種技術問題。

•亞氏以笛卡兒方式研究設計問題的聲望可說是建立在晚期資本主義凱恩斯策略的經濟成長歷史脈絡中。

建築風格若是為特定意識形態象徵性表現話,對應著亞歷山大設計方法邏輯的正是現代建築運動所肯定的簡潔美

學。

•支配性美學為工業資本所推動的營造生產方式所支持。分析理性的感覺體現,被英美為中心的建築史學者認為是

現代建築論述之外的偏離的歧異。

()1964-65年之後的人道主義社區設計者

60年代,福利資本主義遭遇麻煩,依些主要的社會運動粉碎福利國家自由主義與親成長聯盟的整個社會與政治安

排,也引起了經濟危機。

•都市運動可以延三條特殊的線索來理解

1.抵抗都市更新:

消費過程之需求為證,直接或間接的組織起來,這就是都市之公共政策。

2.激進的抗議運動:

沿著文化認同的線索,文化組織發展出社區的組織。

3.未預料到社區行動計畫的瓦解:

民眾力量或地方政治的自主性為聯邦政府所組織起來,員亦未向地方政府施加壓力。這些新問題的處理,需要人

類關係之社會、文化與心理方面做細緻的經營。

  •此外,一些一般性的區域影響:區域性文化、反文化設計師、以及由所有人自己為營造者之自助式住宅觀點等,

  共同襯托出亞式研究方法的輪廓。以下敘述之:

1.關於地域性的文化:對支配資本主義理性提供一種文化上的補償。

2.退隱的營造者:由於19671977間世界性衰退造成青年設計師失業,造成60年代末反文化退隱營造者激增。

3.自助式住宅:一種經由土地入侵與自建住宅來動員無家民眾的一種策略。

•在上述基礎上,亞歷山大集合作同志之成就可以經實踐與理論兩條主線關係互動—即實務案件與理論著作兩者。

1945-65年左右,亞歷山大研究方法有微妙的轉變—一個新的、動態的過程與解答被提了出來,也就是說這些關

係從一組規則產生出來。

•模式語言首次出現:

1.針對一個紐約是多目標服務的社區中心計畫案的模式圖解

2.秘魯利馬的評價集合住宅的試範性實驗計畫中。

1971一次訪問中,亞歷山大明白的拒絕設計方法,並嘗試探索”地方創造”的實體課題。

1973年起,模式語言的主要部份已形成。

1975年起,一系列有連續性的書籍出版包括了:《奧立崗實驗》《模式語言》、《營造之常道》。

•簡言之,《模式語言》代表了亞歷山大及其同志們在這階段主要集體成就。

()1977-78年之後的玄學唯心論者

1970世界經濟危機後,凱恩斯模型的舊結構已改變,一個新的資本主義系統正形成。

•在這個階段,亞歷山大埋首於個人世界,至少有兩條路線是在以模式語言研究途徑的基礎上作進一步的發展:

1.多少是較社會政治的2.涉及亞歷山大自己的。

•亞歷山大的論戰性理論的陳述,混雜了老子禪、心理學、諾姆、杭士基對深層結構的觀點、蘇馬克的中間技術觀

點、十九世紀晚期藝術與手工藝的進步運動、參與性的民粹主義等等。

•總言之,亞歷山大的理論、論戰宣言、以及實務是一種尋求”中心”品質的方式,即,空間的圓滿性,無明的品

質。照品質可以經由使用者直接的參與過程以及經由看到建築物潛藏著的深層感覺而實現。

二、空間形式

•形式課題是亞歷山大早期的目標,它將空間形式與設計過程放再一起處理。

•按照亞式早期的觀點,建築形狀是具體的與人性的,而非抽象的。

()主體與客體關係

•亞歷山大認為模式語言不僅是事物的模型:人存在所具有的實有特性--存有於世拒絕了空間主客體關係的對立性

考慮,而是居所的留駐,人存在居所表示了不同人存在的聚合,這就是"中心",人存在的本質。

•亞歷山大經由描述某種美學品質,它同時結合了主體經驗與幾何形式來陳述美的課題並拒絕藝術作品的自主性,

因它們宣告本身的美學品質獨立於生產者與消費者之外。

•對亞歷山大而言,設計或者營造之生產情境中,最重要的是生產者或使用者去感受在他們自己之中的中心。

()形式與價值之關係

•亞歷山大理論對抗的是新實證主義的學術霸權。它們認為”每個人的價值都是有趣且重要的,但確是武斷的東

西,並為連結著事物結構”,以上稱為”多價值”模型的多元主義研究途徑,簡言之亞歷山大拒絕了相對主義的

倫理學。

•多元論的模型可能僅在理論上沒問題,但亞歷山大所爭論的關鍵在於理論與實踐之間對價值的一致性,也是問

題的關鍵所在。

•亞歷山大提出一中心價值模型,”價值與事實是一體的,我們確認有一中心價值,可經由感覺來面對…它與事實

深深相關連,以及形成一種單一且不能分割的世界圖像,在其中能得到有生產性的結果”。亞歷山大並在60

70年代抗議文化土壤中拒絕多元論支配性霸權。

三、形式與脈絡組織之關係

•《摘要》一書中,”形式與脈絡組織間的關係”已被當作是基本的設計問題。兩個層次來闡明亞歷山大如何做到

:文化脈絡與形式以及社會關係與形式:

1.文化脈絡組織與形式—

a.所有營造都為組織空間的一組力量所塑造b.風格是種東西,使人們體驗到在不同時代、文化與區域中形成中形

成的一般語言之差異。

2.社會關係與形式—

•考慮實體理論的人經常留心建築本身的具體本質而非社會與文化差異。

•對亞歷山大而言,要使所有居民都能主動地參與至模式語言之演化過程中,環境才變得圓滿。這是一個能為居

民共享的模式語言。

•文化語言的發明意謂著就不只是營造知識和設計觀點,它還特別涉及象徵化、神話轉換、品味、風格與流行的

整個過程。

四、應用層次

•分兩個層次來闡述:

1.新的設計理論:

•亞歷山大致力於既有設計方法的激烈改變,在亞氏所提議的新方法中,設計過程以變成為空間生產的參與過程。

•將設計理論當做設計過程處理,亞歷山大研究方法有兩個主要特點:

A.設計的實體—亞氏強調環境的真實感覺,亦是主體與客體統一的存在感覺。

B.價值與設計—不僅拒絕實證主義價值中立設計方法,亞氏甚至不贊成多元論的洗腦,它的設計理論,潛藏一種

激進的設計觀,要求一種對應的、新的營造生產方式。

2.新的營造生產方式:

•不僅是一種世界觀改變,它是兩種不同世界,不同社會的研究方法衝突。總言之,這是社會革命而不僅建築革命。

•亞歷山大不認為他的建議提出了社會革命或一種營造基礎結構的變革。

五、認識論的批判

•亞歷山大不僅批評現代建築抽象語言的空泛,以及後現代的歷史意象缺乏內在力量。

()神秘的結構與空間意識

•按照亞歷山大說法,在其對結構定義下有四條主線索:

1.結構是一種有生產潛力的過程

2.空間的潛藏結構經由互動的中心來感覺到

3.潛藏的結構支持了一組不變的幾何原則

4.潛藏的結構提供了單一中心價值模型的共同基礎

•亞歷山大研究方法有一些神秘難解之處和一些意識形態的盲點:

1.人類能力的天賦論—

•按照亞氏對結構的定義,其意識形態的盲點為:什麼是原型的?

•對亞歷山大而言,雖然他並未直接地在其著作中以文字將其自己連上無政府主義或社會主義的信念,一個或多或

少潛藏在其哲學的建築陳述與其計畫案中的進步傾向仍然不是偶然存在的。

2.意識形態的知覺經驗—

•亞歷山大拒絕了開文•林區氏的可意象性觀點而代之以對模式的追求,它們是環境結構,能經由深層感覺而辨明。

•亞歷山大對空間形式實體的研究方法終究是不能和針對亞歷山大的研究方法之意識形態性質的論述分析脫離的。

3.空間本體論的邏輯—

•亞氏對營造實踐方面要求深層感覺和信念,逐與理論知識之間失卻了認識論層次上的連結。

•亞歷山大的營造之常道要求的是”吾道一以貫之”,這種對永恆的本質的渴求,期望建構起能掌握社會空間的一

整套思想和語言體系,這是種超驗意義的虛構。

4.唯心論的烏托邦價值—

•亞歷山大對結構觀點及對空間意識觀點都是非歷史的,唯心的以及非辯證的。

•對亞歷山大而言,”一個恰當建築理論,一個瞭解營造生產為深層秩序生產方式,只能在世界觀的轉移中被創

造出來”。

5.空間實體的執行實施過程—

•幾何原則的效果,或模式語言的再調整,只能在歷史時刻的政治過程中做完全的解釋。

•模式語言必須將實質空間與社會和政治結構進一步結合。

•模式語言最大貢獻是對專業者的衝擊;對建築論述重要性;對”地方創造”的居民言,空間塑造的過程才是關鍵。

()在技術—經濟在結構過程中的非正式營造系統

•建築物被異化了的特性是其生產系統深層結構的直接結果。

•對亞歷山大而言,非正式系統是其理論的實現,它是既存的營造生產系統的替代性選擇。

對亞歷山大而言,世界系統A是種由使用者直接參與,直接控制造價•

•由建築師/營造者結合為一體的營建方式所經營。最重要的是,非正式系統創造了營造的深層感覺。現實是複雜

的,分析是必需的:

1.非正式系統與正式系統間的差別不是單純的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無政府主義之間一對一的連結。

2.非正式系統在經驗層次上確是比正式系統有更多能力來未使用者生產更好的地方,它更低價也更有效率與具備更

有彈性的網路。

•在第三世界中,非正式系統機制,甚至遠在1970年代前就存在著,它關乎國家在第三世界之社會、經濟的特殊

性格:非正式系統不是在國家的邏輯及其潛在的控制權力之外的部門。大部分非正式勞動傾向接受更低的薪資與更

壞的工作條件。

•《模式語言》:價值觀成然有凝聚社區與城市居民共同意志之潛力,它超越了保羅•古德曼所繼承的,現代建築運

動中的烏托邦社會主義對未來城市的展望。

•最後亞歷山大看到工業化過程的轉化,以及這些勞動過程是如何重組,由勞動者身上剝奪傳統技藝之"常道"。這

種圓滿性,正是文化經驗上之”營造的歡愉”。

 

心得

此書前四個章節中,第一章節就點出研究的主旨,是由社會理論借取其思考角度再轉而重建建築理論。從城市設計理論,環境-行為研究到模式語言,分三個章節並分成五小節:導言,空間形式,形式與脈絡組織之間的關係,應用層次到認識論的批判做敘述和解說。理論是由不同的學者從哲學,環境唯心論,社會工程學,模式語言等不同的方面建構起來,理論建構下會產生疑處,作者會在文中指出其理論矛盾和難解之處並試圖做出另一番見解,提供讀者思考的空間。可從此書中,瞭解到建築理論發展的脈絡和不同理論的知識架構為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ear731011 的頭像
    bear731011

    YU WEN

    bear731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